在冶金连铸设备中,扇形段三节辊长期承受高温、重载和磨损,堆焊耐磨层是延长其寿命的核心工艺。然而,堆焊过程中易出现气孔缺陷,直接影响辊面致密性和耐磨性能。如何通过耐磨焊丝选型与工艺优化实现高效无气孔堆焊?本文将深入解析关键控制点,并提供实用解决方案。
一、气孔成因与耐磨焊丝的核心优势
气孔的产生多与焊接熔池中气体(如氢气、氮气)未及时逸出有关,而耐磨焊丝的合理选用能显著降低风险:
1、耐磨焊丝的独特优势
高合金成分设计:如铁素体不锈钢,马氏体不锈钢合金焊丝等,所含有的CR,Ni,Mo,Nb等元素,兼具耐磨性和熔池脱氧能力,抑制气孔形成。
低氢特性:优质耐磨焊丝采用低氢配方,减少氢致气孔风险,尤其适合高强度工况。
自熔性优化:部分镍基焊丝(如NiCr-C)熔池流动性好,利于气体逸出,降低夹渣和气孔概率。
2、气孔产生的关键诱因
辊体表面油污、氧化层未清理彻底;
焊接电流过大或电弧过长,熔池扰动剧烈;
环境湿度过高,焊丝吸潮导致氢含量上升;
层间温度控制不当,熔池冷却速度过快。
二、耐磨焊丝堆焊三节辊的气孔控制策略
1. 焊前预处理:从源头减少气孔诱因
(1)表面处理:
采用喷砂或角磨机彻底清除辊面氧化皮、油污,直至露出金属光泽,必要时用丙酮清洗。
(2)预热管理:
根据母材碳当量预热(碳钢通常150~250℃),减少温差应力并促进气体逸出。
(3)焊丝防护:
焊丝使用前需烘干(如低氢型焊丝300℃×1h),避免吸潮导致氢残留。
2. 焊丝选型与工艺参数优化
(1)匹配工况选焊丝:
高温磨损场景:优先选用耐热性好且抗裂性强的耐磨焊丝,如LZ414NZ;
高冲击负荷工况:高铬铸铁焊丝(如LZD280Z)硬度适中,抗气孔性能优异。
(2)工艺参数适配:
采用小电流、短弧操作(如Φ3.2mm焊条电流110~130A),降低熔池扰动;
多层多道焊时,控制层间温度≤200℃,避免热输入过高导致晶间腐蚀。
3. 堆焊操作技巧
短弧快速焊:减少熔池暴露时间,降低气体侵入概率;
焊枪角度调整:保持焊丝与辊面呈80°~85°夹角,增强熔池保护效果;
交错堆焊路径:采用分段退焊或螺旋式堆焊,分散热应力,避免局部过热。
三、堆焊工艺的优势与质量保障
1、耐磨焊丝堆焊的核心价值
延长辊体寿命:堆焊层硬度可达HRC55~65,耐磨性提升3~5倍;
精准修复缺陷:通过局部堆焊修复磨损区域,降低更换成本;
灵活定制性能:可根据工况选择不同合金体系的焊丝(如抗高温、耐腐蚀)。
2、焊后检测与处理
无损检测:渗透检测(PT)或超声波检测(UT)排查微气孔;
缓冷处理:堆焊后覆盖保温棉缓冷,减少残余应力;
表面精加工:磨削至设计尺寸,确保辊面精度与光洁度。
四、常见问题与应对措施
问题1:堆焊层出现密集气孔
对策:检查焊丝烘干记录,增加预热温度,优化保护气体纯度(如氩气≥99.99%)。
问题2:堆焊层剥落
对策:选用过渡层焊丝(如Ni基焊丝),改善母材与耐磨层的结合强度。
问题3:辊体变形
对策:采用对称分段焊,配合工装夹具固定,控制热输入。
五、结语
通过科学选型耐磨焊丝(并优化堆焊工艺,可有效避免扇形段三节辊堆焊中的气孔问题,同时显著提升其耐磨性与使用寿命。关键控制点在于焊前清洁、焊丝低氢化管理、工艺参数精细化。建议企业结合设备工况制定标准化操作流程,并定期培训焊工技能,确保堆焊质量稳定可靠。
以上内容由耐磨焊丝厂家天津雷公焊接材料有限公司编辑 咨询电话:18202593233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