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工件情况介绍:
芯棒母材为40CrNiMo,焊接长度约4米长,成活直径140;应客户要求,需保证堆焊厚度为20mm,堆焊后的硬度在HRC35以上,保证堆焊后的成型美观,性能良好。
图一:
二、堆焊修复方案
1、修复前准备
芯棒检测:
- 使用超声波探伤等方法对芯棒进行全面检测,以确定其损伤程度和位置。
- 清除芯棒表面的疲劳层、裂纹、锈蚀等缺陷,确保堆焊区域的清洁和平整。
2. 材料准备:
- 选择合适的药芯焊丝。根据芯棒的材质和性能要求,可选用耐冷热疲劳或强韧性、热稳定性好的药芯焊丝。
- 准备必要的焊接设备和工具,如焊机、焊枪、夹具等。
三、堆焊修复过程
1. 预热处理:
- 对芯棒进行预热处理,以消除焊接应力,防止焊接过程中产生裂纹。预热温度通常根据焊丝材料和芯棒材质确定,一般控制在250~300℃之间。
2. 打底层堆焊:
- 使用LM434Z药芯焊丝对芯棒进行打底层的堆焊。打底层的主要作用是增加基体与堆焊层之间的结合力,并防止热裂纹的产生。
- 焊丝的元素质量百分数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,以确保打底层具有适宜的金相组织和性能。
- 控制好焊接参数,如焊接电流、电弧电压、焊接速度等,以确保焊接质量。
3. 盖面层堆焊:
- 在打底层之上进行盖面层的堆焊。盖面层的主要作用是提供高硬度和优异的耐磨性。
- 使用LM4141Z药芯焊丝进行堆焊时,焊丝的元素质量百分数也需控制在一定范围内。
- 同样需要控制好焊接参数,确保盖面层与打底层之间的良好结合,并满足性能要求。
四、后处理
1. 焊后热处理:
- 对堆焊后的芯棒进行热处理,以消除焊接残余应力和改善堆焊层的组织和性能。
- 热处理温度和时间需根据焊丝材料和芯棒材质确定。
2. 检测和评估:
- 对修复后的芯棒进行全面检测和评估,包括硬度测试、耐磨性测试、抗冷热疲劳性能测试等。
- 确保修复后的芯棒满足使用要求,并具备较长的使用寿命。
五、注意事项
- 在整个修复过程中,应严格遵守焊接工艺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。
- 确保焊接设备和工具的完好性和可靠性。
- 定期对焊接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,提高其技能水平。
通过以上方案的实施,可以有效修复受损的芯棒,并提高其使用寿命和性能。同时,也为企业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维护费用。
|